
告别 15 年“铁饭碗”,我靠 AI 打造“一人公司”,月入过万
这是一个关于决心、探索和在一个非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的故事。
故事的主人公,我们称他为 K 先生。在投身 AI 浪潮之前,他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了 15 年,捧着一个外人看来无比安稳的“铁饭碗”。然而,稳定有时也意味着天花板。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,也为了追寻内心的热爱,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——辞职,投身当时还前途未卜的 AIGC 领域。
那时是 2023 年,大多数人对 AI 的理解还仅限于聊天机器人。K 先生也一样,一知半解。但他敏锐地意识到,自己过去在单位从事宣传片制作的经验,或许能与这项新技术碰撞出火花。
第一桶金:从 10 元订单开始的征途
辞职后的 K 先生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“闭关修炼”。从最基础的 AI 绘画工具开始,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研究,常常钻研到凌晨两三点。
“我人生中的第一个 AI 订单,是做一张图片,花了五天时间,赚了十块钱。当时我真的非常开心。”
这 10 块钱,对于一个放弃了稳定收入的人来说,意义非凡。它像一束光,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。这个订单来自一个招聘平台,一位电商卖家需要制作红包封面,自己摸索不出来。K 先生主动请缨,在反复修改、尝试了无数次后,终于有一张图被客户选中。
这 10 块钱,是他用 AI 赚到的第一桶金,也让他成为了朋友圈里第一个靠 AI 变现的人。故事,就从这里开始了。
很快,他接到了一个数千元的项目——为一家医院制作一个疾病防护的宣传片。虽然当时的技术还不完美,但他巧妙地利用 AI 生成的图片序列,拼接成了一个效果不错的“动态 PPT”,成功交付。他用实力证明了:AI 不仅能赚钱,还能赚到可观的收入。
“一人公司”的生存法则:月入数万的背后
如今,K 先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——一个典型的“一人公司”。为了方便签合同和开票,他注册了公司,但核心业务,从对接客户、创意构思到技术实现,几乎都由他一人完成。
他的业务逐渐稳定,合作方不乏一些大型企业、顶尖学府和主流媒体。月均收入能达到四到五万元。但这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。
“晚上三点睡觉是常态。因为订单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来,很多时候是几个单子同时进行,一个人要处理很多任务。”
他是如何做到的?
-
质量与服务是王道:K 先生认为,任何行业都离不开这两点。他不仅要精通各种 AI 工具,更重要的是,他能提供解决问题的“思路”。当客户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时,他脑中能立刻形成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:第一步用什么工具,第二步怎么处理,第三步如何合成。这种专业性,让客户愿意为他的报价买单。
-
打通多元化的客户渠道:他的客户来源广泛。有最初在电商平台合作后,转为长期合作的私域客户;有业内朋友的口碑推荐;还有客户之间的转介绍。此外,他还和多个线上接单平台合作,保证了稳定的订单流。
-
社群链接,扩大影响力:他偶然加入了一个 AI 电影爱好者的社群,在里面无偿参与共创项目,不仅提升了技能,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大量业内人士。现在,他的微信里有几十个 AI 相关的社群,这些社群成了他信息、人脉和业务的重要来源。
AI 不是魔法,思路才是核心竞争力
很多人对 AI 有误解,以为它是一键生成的魔法棒。K 先生却反复强调,工具只是工具,思路才是核心。
“AI 最多只能帮你提速 80%,加快创作速度,但创作思路,起码在短时间内 AI 是代替不了的,思路真的太重要了。”
他曾接过一个知名感冒药的紧急广告,客户要求下午六点前就要。面对复杂的脚本,他当机立断,提出一个全新的创意:设计一个药品 IP 形象与病毒战斗的故事,将片长浓缩在 20 秒。客户一听便采纳了。最终,他仅用一个下午就完成了从创意到交付的全过程,效果令客户相当满意。
这就是思路的价值——它能化繁为简,直击要害。
关于学习:内在驱动力是唯一的燃料
“我一定要用 AI 挣到钱!” 这个当初甚至带点“虚荣心”的念头,成了 K 先生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。当身边朋友都不看好时,他偏要证明给他们看。
“真的想学习一个东西,没有内在驱动力是学不进去的。很多人都是今天说想学,明天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了。”
他坦言,有朋友想让他教,他会提出“先交学费”。并非图那点钱,而是他深知,没有付出成本的学习,往往无法坚持。这份驱动力,源于“养家糊口”的现实压力,也源于“做自己喜欢的事”的纯粹热爱。两者的结合,才构成了最坚实的学习动机。
写在最后
K 先生的故事,是 AI 时代一个普通人成功转型的缩影。他告诉我们,时代变革之际,最大的红利属于那些愿意投身其中、持续学习、并付出艰辛努力的人。
AI 并没有改变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的古老法则。它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,而是一个强大的放大器。你若原地踏步,它会加速淘汰你;你若拥抱学习,它会数倍放大你的优势。
正如 K 先生所说:“一定要有一颗学习的心,不要掉队。如果你掉队了,AI 是一定会取代你的。”
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,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“内在驱动力”,跟上时代的步伐,将自己的热爱与价值,发挥到极致。